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献给母亲河的赞歌——品读《长江文明》(3)

来源:长江技术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宋朝时,江南的水田耕作工具已较为配套,起秧、碎土、稻谷扬净等都有专门工具,复种技术也较为成熟,加之当地兴起了圩田,唐末引自越南的较为耐旱

宋朝时,江南的水田耕作工具已较为配套,起秧、碎土、稻谷扬净等都有专门工具,复种技术也较为成熟,加之当地兴起了圩田,唐末引自越南的较为耐旱的占城稻此时也在江南普遍种植,江南水稻产量又一次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故南宋中期以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广为流传。

  4、维系中华文明持久生命力

长江从雪山走来,奔腾东流,倾注大海。但在近代纷繁复杂的全球化浪潮中,它却演变为一条自东向西推进中国近代文化转型的“文化线路”。

鸦片战争之后,国门被迫打开,西方列强沿长江逆流而上,强行闯入中国封闭的内陆。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他们将沿江通商口岸自上海向西推进至上游的重庆,从而将长江流域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并依托次第开放的沿江口岸构建起一条联系紧密的长江近代航线。

这条对中国历史影响至深的近代航线,并非仅仅便利了西方资本对中国内地的经济扩张,同时也极大加强了沿江城市之间的联系,扩大了沿江港口与腹地之间的经济互动,并自东向西传播着西方的文化与制度观念,开阔了内陆民众的眼界,令中国近代文化得以沿着长江不断向西推进。于是,这条西方列强为攫取巨额商业利润而打通的长江近代航线,也在事实上成了传播近代文化的“文化线路”,深刻地改变着沿江乃至更遥远内陆地区的社会面貌。

在认识到中西间的巨大差距之后,从19世纪60年代,晚清一批进步官员率先发起了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长江流域一马当先。洋务派的中坚人物,都曾长期担任长江流域的地方督抚,他们纷纷在自己的辖区内引进西方机器和技术。在外国资本的大量涌入和洋务运动的激励之下,长江流域的近代工商业迅速走到了全国的前列。中国近代中期最重要的两大工商业基地,即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武汉为中心的江汉交汇地带,皆位于长江流域。

此后,长江流域以前所未有之势,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维系着中华文明的持久生命力。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23日?12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文章来源:《长江技术经济》 网址: http://www.cjjsjj.cn/zonghexinwen/2021/1026/952.html

上一篇:智能网联道路为数字经济开辟“绿色通道” | 长
下一篇:2021长江中游城市群双碳峰会与湖南绿博会开幕

长江技术经济投稿 | 长江技术经济编辑部| 长江技术经济版面费 | 长江技术经济论文发表 | 长江技术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长江技术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