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逐渐消失长江之中的“长江女神”,它们甚至比(3)

来源:长江技术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1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经过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宂所等科研单位的深入研究,湖北省石首市的天鹅洲长江故道是实施这项计划的理想场所。天鹅洲故道是1972年长江自然截弯取

经过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宂所等科研单位的深入研究,湖北省石首市的天鹅洲长江故道是实施这项计划的理想场所。天鹅洲故道是1972年长江自然截弯取直后形成的,全长21千米,面积14平方千米,位于湖北省石首市下游大约20千米处的长江北岸。这里水质洁净,无工业污染,鱼类资源丰富,而且故道形成以前就有白鳍豚分布。

早在1995年12月19日,人们成功地捕获了一只体长为1229毫米的白鳍豚雌兽,并把它安全移入天鹅洲保护区内,这也是保护区内的第一只白鳍豚。那么,当时人工饲养的“淇淇”是否可以与放进天鹅洲江段的这只雌兽结合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淇淇”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已经生活了16年,很难再重新回到环境条件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去,也不可能在自然条件下捕食,因此把“淇淇”放到保护区内是不合适的。而成年的个体也难以适应人工的环境,所以把保护区内的这只雌兽放进饲养馆也是不妥当的,最为有效的方法还是应该尽快地从长江中再捕捉到白鳍豚雄兽放入保护区中,当然也不排除将来人工采取“淇淇”的精液,对保护区的雌兽进行人工授精的可能性。根据遗传学理论推算,保护区内至少要有20~25只白鳍豚组成的有效种群,才能避免发生近亲繁殖的现象,种群才能得以健康发展。


科学家们曾悲观预计长江中白鳍豚的数量不会超过50头,然而,现在看来还是“乐观”了。2016年底,一个由中、日、美、英、德和瑞士等国生物学、声学、环境学领域的专家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宣布,他们运用先进监测仪器和研究分析方法,在宜昌至上海长达3336千米的江段中进行了为期38天的大规模野外考察,没有在长江中发现白鳍豚。因此,白鳍豚可能已成为被人类“灭绝”的第一种鲸类动物。

尽管有人坚持说,“目前还不能完全断定白鳍豚已灭绝”。因为,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定义,50年内未在野外观测到任何个体才标志一个物种灭绝,而2004年曾在长江南京段发现因搁浅而死的白鳍豚,也有科学家指出,这次科考可能存在遗漏,因为考察只覆盖长江干流,每天观测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有人不久前在长江铜陵段拍摄到一种水生动物,被鉴定为极有可能就是白鳍豚,

但是,包括一些科学家在内的许多人都认为,白鳍豚这一物种幸存的希望已经很渺茫了。参加这次考察的美国海洋与大气管理局首席科学家鲍勃·皮特曼说过这样的话:“白鳍豚是少数几种我未在野外观测到的豚类,我认为今后很难再看到它的踪迹了。”鲍勃,皮特曼曾有在野外观测过70多种豚类的经历。

在2000年前的《尔雅》里,白鳍豚就被称为“长江女神”。这是我国的祖先给予白鳍豚的最高美誉。但是,我们这代人,还有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看到这个美丽的女神吗?

文章来源:《长江技术经济》 网址: http://www.cjjsjj.cn/zonghexinwen/2021/1018/945.html

上一篇:创新创业不只是论“估值” | 长江评论
下一篇:智能网联道路为数字经济开辟“绿色通道” | 长

长江技术经济投稿 | 长江技术经济编辑部| 长江技术经济版面费 | 长江技术经济论文发表 | 长江技术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长江技术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