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当续航1000KM成为硬指标 电池技术何去何从?

来源:长江技术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0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造车热背后,电池革命也时常被人所提及。遗憾的是,多年过去,好像谁的命也没被革成。 去年10月,一家名叫QuantumScape的美国固态电池新创公司宣称:“我们的新型电池不但能让电动

造车热背后,电池革命也时常被人所提及。遗憾的是,多年过去,好像谁的命也没被革成。

去年10月,一家名叫QuantumScape的美国固态电池新创公司宣称:“我们的新型电池不但能让电动车续航翻倍、15分钟完成充电工作,甚至还比现有的锂电池更为安全。”

三个月后,大洋彼岸的中国,蔚来则在NIODay上发布了一款续航超1000km的车型。他们号称会配备固态电池技术,2022年第四季度正式开卖。

这么多锂电池的变体中,唯一投入市场的恐怕只有锂硫电池了。

1、电池革命为何迟迟不来?锂电池为何能够统治业界超三十年却屹立不倒?

答案比较简单:打造新型电池的化学方程式尚未出现。

“自18 世纪以来,电池的基本概念从未发生改变。”悉尼大学化学家、Gelion Technology的创始主席 Thomas Maschmeyer教授说道。

所有电池的主要构件无外乎三个:正极、负极、电解质(起催化剂作用)。

在上述三大元素不可改变的大前提下,如果业界想要实现革命性的技术突破,就必须对电池的化学成分做出调整。

过去几十年来,电池研究者们在元素周期表上可没少下功夫,目的则是能够找到代替锂电池的新型化合物。

主要路线分为两种:

一、研发超越锂电池能量密度的新型电池,比如固态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等。

二、在已有电池中添加更多元素,如钠离子、铝离子和镁离子电池。

不过,改变电池化学成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可能会带来多个新问题。

最主要的原因是电池在化学反应中会产生能量。

以常见的锂离子电池为例,它们会用到石墨负极和金属氧化物正极(通常是钴、镍、锰、铁或铝),而电解液则是有机溶剂中的锂盐。

当锂离子电池通电时,负极与电解液中的锂发生反应,产生电子积聚在负极周围,正极发生化学反应后就会吸引这些电子,产生电子流。

这一过程被称为还原—氧化过程。(也就是化学课上学的“氧化还原”反应。)

于一次性电池(比如遥控器里的AA电池)来说,电子流只需朝着一个方向工作。

但在充电电池上,电子流的运动过程就变成可逆的了。也就是说,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穿梭的电子必须买张“往返票”,而且不会消耗或破坏活性化学物质。

锂离子电池之上,氧化还原反应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在电池材料开始退化之前,电子可以双向移动,实现数千次循环。

可惜的是,这世上万事皆有缺憾:充放电循环会产生微小的金属晶须(被称为树突),这些晶须会穿过电解液,缩短电池寿命。

在极少数情况下,锂离子电池还会起火(想想当年出现燃损事故的 Note 7)。

那么,如果换种成分,将锂换成镁呢?后者更容易开采,而且能够达到类似的能量密度。

事实证明:镁离子电池理论没问题,实践一团糟。

对锂有效的化学反应对镁不起作用,而且对钠、铝或任何其他体系都不起作用。在锂离子电池中,锂可以通过嵌入的过程扩散并稳定在石墨负极内,但镁不行。

它不但无法稳定在负极之内,镁还会在负极发生反应,形成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进一步阻碍镁离子在电极和电解液之间的扩散。一旦这层界面膜出现,电池性能会迅速下降。

镁元素遭遇的问题并不罕见,不少要将锂元素打下神坛的化学成分都能实现充放电功能,但做得都不够完美。

显然,扩散能力弱意味着镁离子电池无法储存大量能量。锂空气电池虽然实现了高能量密度,但在稳定性方面存在问题。

至于钠,虽然它是地球上储量最为丰富的化学元素,但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很低,根本无法用于消费电子产品或电动车。

这项技术被人们所期待的最主要原因是:它能将电池能量密度提到传统锂离子电池的5倍。

不过,锂硫电池也不完美,因为锂和硫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多硫化锂。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很高,能扩散到电解液中并穿过分隔正极和负极的隔膜。

多硫化锂可不是人们想要的氧化还原反应,因为它会覆盖负极并使其钝化,随后就是容量的迅速降低,直至电池最终罢工。

这个过程叫做多硫化物重组,二十多年来,它让研究人员们伤透了脑筋,尽管做了大量改善工作,但仍然难以找到商业化落地的变通方法。

2、当所有研究人员都一筹莫展、难寻进步通道时,固态电池登场了。

何为固态电池?它抛弃了传统电解液,转而使用固态电解质,而新的电解质则是固态电池的核心。

文章来源:《长江技术经济》 网址: http://www.cjjsjj.cn/zonghexinwen/2021/0307/736.html

上一篇:技术引领未来,雷诺卡车推出首款建筑用电动车
下一篇:全国政协委员陈薇建议:建设特需疫苗国家技术

长江技术经济投稿 | 长江技术经济编辑部| 长江技术经济版面费 | 长江技术经济论文发表 | 长江技术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长江技术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