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从长江黄河双联体看中华民族文化基因(6)

来源:长江技术经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八)耦合定律。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黄河与长江之间通过支流、山脉相互连接

(八)耦合定律。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两种运动形式间通过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黄河与长江之间通过支流、山脉相互连接促进,形成放大效应、关联效应。长江文化和黄河文化是二元耦合的,从文化代表的核心看,有流域的南江北河(长江、黄河),始祖的南炎北黄(炎帝、黄帝),灵物的南凤北龙(凤凰、中国龙),学术的南道北儒(道家、儒家),艺术的南骚北诗(离骚、诗经)等。“南水北调”工程实现了南北耦合互动,把长江流域丰盈的水资源抽调一部分送到华北和西北地区,从而改变中国南涝北旱、北方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

六、“学术之问”疑惑解答

(一)为什么中国五千年文明不断代

因为长江和黄河构成的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DNA)双股结构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满足整体定律:自身稳定性强;其次满足屏障定律:抵御外来侵略和冲击的能力强;第三满足修复定律:具有较强的自我复制、自我修正等功能。DNA分子呈双螺旋结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其作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内侧通过氢键形成的碱基对的作用力,使两条脱氧核苷酸长链稳固并联;二是碱基对之间纵向的相互作用力的加固作用。长江、黄河组成中华文化基因的两条“核苷酸主链”,山脉、支流等“碱基”将两条“主链”紧密连接,在形态上形成双股结构,稳定性较强。

(二)为什么中国一直有“大一统”思想

因为长江和黄河共同组成中华文化基因的双股结构,满足“整体定律”,是不可分离的整体,强调集中团结。古往今来,中国人民的潜意识一直认为,只有统一了秦岭南北,同时拥有长江黄河,才能够真正地稳定与繁荣,才能称之为大国。发源于黄河流域的儒家思想的核心观点就是主张大一统,几千年来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大一统”思想与长江、黄河共同组成中华文化基因的双股结构、共同构成的阴阳“太极结构”密不可分。

(三)为什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很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且是全面集中的领导。一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下大同、“大一统”的思想,能够凝心聚力,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目标。二是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具有两条大江大河的国家,共同构成了稳定的文化基因,具有社会主义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载体。三是长江和黄河组成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片段丰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回旋空间。根据生物遗传学可知,基因包括的遗传特性越完整、越丰富、越多样,适应能力就越强。长江和黄河的河流海拔高差均超过5000米,拥有高原、沙漠、盆地、平原等多种地貌形态,具有较大的调控、选择、互补、重组的空间和余地,可变性和适应能力强。

(四)为什么有限的江河长度能构成基因链条

因为从长度看,长江和黄河虽然分别只有6397米和5464米,但从历史时长看,中华民族的基因不只5000年,而是万年、亿年以上,而且长江与黄河的支流无数,满足分形(fractal)结构。从发源和流域看,长江和黄河全流域均在中国境内,犹如生物基因在同一生物体内,有构成文化遗传基因的基本条件,同时极大方便了整体开发、综合治理、统筹利用。

(五)怎样理解中华文化基因的“碱基”及其作用机理

黄河和长江之间不仅有秦岭山脉“碱基”、支流“碱基”形成的自然连接,还有大运河、南水北调等人为修建相互连接的“碱基对”。大运河全长27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201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丰裕水资源输送至北方黄河流域干旱地区,包括东线、中线和西线三条调水线路。这些自然的、人造的山脉和支流犹如DNA的“碱基”,将长江黄河这两条“核苷酸主链”有机联结,形成互动、互补的耦合关系。

七、结论与讨论

我们通过类比生物遗传基因,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角度提出了“长江和黄河组成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双股结构”的观点,认为中华文明的根魂在长江黄河,中国的江河文明在世界上具有唯一性,中国的文化基因强大稳定,具有自我修复和永续传承的能力和特征。我们的研究至少形成了三方面的成果。

文章来源:《长江技术经济》 网址: http://www.cjjsjj.cn/qikandaodu/2021/0622/853.html

上一篇:小柳沟钨矿安全高效采矿方法设计
下一篇:总经济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长江技术经济投稿 | 长江技术经济编辑部| 长江技术经济版面费 | 长江技术经济论文发表 | 长江技术经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长江技术经济》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